各位親愛的小伙伴們,大家周末好呀~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的是同聲傳譯的起源。關于同聲傳譯的最初緣起,這段歷史對大多數讀者,甚至同傳從業者和研究者都是陌生的,雖然最初設計同聲傳譯系統的發明家和提供同傳設備的公司都是為人們所熟知的名字。眾所周知,在一戰以前,法語是歐洲國際交往中的通用語言,各國的外交談判大多使用法語,因此并不存在翻譯的需求。然而由于一戰的爆發,尤其是戰后召開巴黎和會時英美代表的強烈要求,出現了英、法兩種語言之間的口譯員。這些最早的國際會議口譯員的工作方式是交替傳譯。他們并沒有接受過任何專業訓練,而是全憑自己對兩種語言的熟練掌握、超強的記憶力和廣泛的文化背景知識。曾經撰寫(Manuel de l'interprète. Comment《口譯手冊》on de ientinterprète de conférence)的讓·艾赫伯特(Jean Herbert)就曾是其中一員。二戰后他曾長年擔任聯合國翻譯處的主要負責人。
兩次大戰之間,國際聯盟開始比較常規地使用起交替傳譯,作為成員國之間交流的重要工具。與此同時,美國社會活動家愛德華·費林(Edward Filene)和電氣工程師戈登·芬列(Gordon Finlay)在波士頓提出了最早有關同聲傳譯系統的設計。他們的最初設想無非是:人類有可能實現邊聽邊譯。他們將這一設想告訴了 IBM公司的創始人托馬斯·華生(Thomas Watson),由 IBM公司設計和制造了世界上第一部同聲傳譯設備,又稱 IBM無線翻譯系統(IBM Wireless Translation System)。
青島譯澳翻譯咨詢有限公司,十年來秉承以客戶為先以質量為基本的翻譯原則,致力于消除語言障礙,促進全球商務、技術和文化交流,為中外經貿合作、人文交流搭建一條便捷和諧的橋梁。
找翻譯公司,請認準青島譯澳!
詳情可登錄網站:www.npzsl.cn
咨詢熱線 :68861555 58511661 13573821832
Q Q : 1196537720 412601693